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符晓鸣 通讯员 罗文峰
“这些东西比我的命还重要!”当儿子试图清理家中堆积的保健品时,72岁的龙大妈情绪失控哭喊。在她眼中,这些瓶瓶罐罐是能“防衰老”“抗癌”的灵丹妙药;而在子女看来,这却是榨干龙大妈毕生积蓄、撕裂亲情的“毒药”。这触目惊心的一幕,正是当前老年保健品消费骗局危害的真实写照。
近日,花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老年保健品市场乱象展开专项整治行动,共检查保健品销售门店12家,对3家涉嫌虚假宣传、诱骗老年人高价消费的门店立案查处,案件正在查办中。9家门店完成整改,其中2家主动关停,3家转为普通零售,其余门店通过加装监控、全程记录等方式彻底调整经营模式。
温情背后的陷阱
龙大妈是一名退休教师。半年前,她在街边接到“怡佳理养生堂”店员递来的宣传单,“免费领鸡蛋”的字样瞬间吸引了她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她走进这家装修温馨的门店。一进门,热情的“健康顾问”立刻迎上来,一口一个“干妈”,叫得格外亲切。工作人员不仅记得她的生日,还经常打电话嘘寒问暖,让她感受到久违的关怀。然而,这份“温情”背后却暗藏玄机。
在取得信任后,龙大妈被邀请参加“老年养生课堂”。课堂上,所谓的“专家”卖力宣讲一款名为“生命能量液”的产品,声称采用高科技工艺,能治疗高血压、糖尿病甚至癌症。在“不吃药、不打针,包治百病”的诱惑下,龙大妈彻底被洗脑。
回忆起当时的场景,龙大妈的儿子痛心地说:“母亲开始把每月退休金全用来买这些产品,家中保健品堆积如山。更严重的是,她因迷信这些产品的功效,擅自停用医生开具的药物,导致病情加重。”
不法商家的骗局“三板斧”
花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办案人员深入剖析不法商家的固定套路,其手段可总结为“三板斧”。
第一招:情感攻势。销售人员通过日常问候、帮忙做家务、陪聊解闷等方式,精准填补老年人的情感空缺,刻意营造“不是亲人、胜似亲人”的依赖感,以此筑牢信任基础。
第二招:恐吓营销。利用老年人对疾病与衰老的天然恐惧,通过所谓“免费体检”篡改数据、夸大健康风险,制造并不断放大老人的健康焦虑,使其陷入“不买不行”的心理恐慌。
第三招:虚假宣传。将成本仅几十元的普通食品或保健食品,精心包装成运用“纳米技术”“基因工程”乃至“航天科技”的“高科技产品”,并公然宣称能治疗多种慢性疾病。
“这些所谓的‘神药’,多数连保健品批准文号都不具备,本质是普通食品,完全没有任何治疗功效。”相关负责人强调,“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信息不对称,将价值极低的产品以数千甚至上万元的高价出售,非法牟取巨额暴利。”
雷霆出击铲除市场毒瘤
面对日益猖獗、群众反映强烈的保健品骗局,花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,以“零容忍”态度决心彻底铲除这一危害社会的毒瘤。该局精心部署,创新采用“预先侦查、协同作业、同步执法”的立体化打击模式。
在关键的暗访摸排阶段,专案组派出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,化身普通顾客潜入涉事门店。调查发现,这些店铺多选择在清晨时段组织“养生课堂”,以签到送礼、免费体验等为诱饵拉拢老年人。店内多设有隐蔽的“小课堂”,通过播放精心剪辑的宣传视频、安排“专家”现场授课等形式,对老年人展开洗脑式推销。
“这些场所往往戒备森严,有专人看守,非会员一律严禁入内。”参与暗访的执法人员透露,“他们甚至要求老人对子女保密,这给前期取证工作带来极大挑战。”
在掌握充分证据后,市场监管局迅速启动部门联动机制,联合公安、卫健等部门协同行动,形成执法合力。行动当日,专案组兵分多路,对锁定的3家门店同时展开突击检查,快速控制现场负责人及核心员工,依法查封账本、销售单据、宣传资料与库存产品,完整构建起环环相扣的违法经营证据链,依法展开查处。
此次专项行动有力震慑了老年保健品市场的违法经营行为,初步净化了当地消费环境。花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,规范市场秩序仍是长期任务,该局将持续保持“零容忍”高压态势,坚持露头就打、重拳整治的原则。以案件为线索,向上追溯产品源头,向下排查关联门店,实施“一案多查”,全力彻底铲除非法经营土壤。同时,将保健品门店列为重点监管对象,加强常态化巡查,并深入社区开展防骗宣传,通过以案说法提升老年人的辨别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