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结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刘番 通讯员 向开飞
“这网眼细得能把刚孵化的小鱼苗都捞走,简直是断了水里生灵的活路!”10月24日,保靖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多部门开展非法捕捞渔具集中销毁行动,收缴的地笼、违规渔网、非法钓具等被逐一拆解粉碎。这场行动,是该县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生动实践,更彰显出守护水域生态、呵护渔业资源的坚定决心。
重拳出击,执法工作常态化
今年以来,保靖县将打击非法捕捞作为水域生态保护核心任务,以“洞庭清波”“渔政亮剑”专项行动为抓手,推动执法常态化。通过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,整合农业农村、公安、交通、市场监管及乡镇力量,构建“水上巡查、陆上排查、网上监管”立体化格局——水上,执法船艇沿酉水河巡航;陆上,排查沿岸渔具店与水产品市场;网上,依托大数据打击非法交易。
数据显示,该县每月至少1次多部门联合执法,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00余人次、车辆160余台次、船艇200余艘次,岸线巡查超10000公里,完成检查记录220余份,覆盖水生生物保护区200个次。同时,重点打击电鱼、毒鱼及保护区内捕捞等行为,已办理渔政案件6起,其中潜水电鱼案2起(涉案10人)、保护区非法捕捞案1起(涉案2人)、非法电鱼案3起(涉案7人),有效震慑违法分子。
双管齐下,群防群治筑根基
在严格执法的同时,保靖县构建“执法+宣传”双轮驱动模式,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立体宣传网络。线上,依托县级融媒体平台,发布禁捕政策解读、法规知识及执法动态120余条,让政策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线下,组织人员深入10个乡镇、86个村(社区),悬挂横幅200余条,发放宣传单7000余份、手册2000余册,在关键水域和村口设永久性公示牌15个,还利用执法“天眼”巡回喊话,实现“水上有声音、岸上有标语、村里有宣传”。
此外,创新推行“巡回审判+现场释法”模式,在非法捕捞高发乡镇公开审理典型案件,邀请群众旁听。法官结合案情解读法律,检察官分析生态危害,让群众直观感受法律威严与保护重要性,实现“审理一案、教育一片”,逐步形成“联防联控、群防群治”格局。
协同共治,长效机制固成果
为巩固禁捕成果,保靖县推动执法制度化,各部门细化联合执法方案,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与案件移送渠道,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,保持高压态势。针对酉水河跨湘渝两省市的特点,主动与重庆市秀山县及省内龙山县、永顺县等签订跨区域水域共管协议,建立“信息互通、联合巡查、案件协查”机制。
今年以来,已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3次,出动人员54人次,巡查跨界河段5千米,查获违规垂钓2起,还联合排查边界水产品市场与渔具店,破解行政区域分割导致的监管盲区。
“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。”保靖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深化联合执法机制,压实网格化管理责任,优化“日常巡查+突击执法”模式,筑牢渔业生态保护屏障,以实际行动守护一江碧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