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集体经济收入 不能顾“面子”丢“里子”

团结报2025/09/12 10:07:30 分享到

张衡

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,村集体经济无疑是重要抓手,其蓬勃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。然而,在亮眼的发展成绩单背后,部分村子的集体经济收入却暗藏“水分”,陷入了顾“面子”丢“里子”的误区,这一现象值得警惕。

本该真实反映发展成效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数据,如今在一些地方却变了味。有的村子将合作社村民的劳务收入纳入集体经济收入,混淆了个人所得与集体收益的边界;有的只算进账、不算成本,甚至在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下,却依旧算出“盈利”的光鲜数据。这些看似亮眼的数字,实则是自欺欺人的“面子工程”,不仅无法体现村集体经济的真实实力,更会掩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。

追根溯源,此类乱象的产生,往往与不当的考核导向和政绩观偏差有关。上级部门将村集体经济收入数据作为硬性考核指标,一些村干部为了完成任务、增添“政绩”,便在数据上动起了歪脑筋,试图用虚假繁荣掩盖发展短板。但这种违背实际的做法,对村集体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害无利。

村集体经济的发展,终究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。它不是靠数字堆砌的“空中楼阁”,而是需要立足乡村实际,盘活本土资源,精打细算管好收支,在稳健经营中逐步发展壮大。只有摒弃“重面子、轻里子”的错误观念,树立求真务实的发展理念,才能让村集体经济真正成为带动村民增收、支撑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柱,否则,再亮眼的“面子”也撑不起乡村发展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