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海芳
在“打卡风”盛行的当下,装修吸睛、形式新颖的网红餐馆扎堆涌现,与此同时,“避雷帖”也如影随形——“味道寡淡”“上菜拖沓”“服务敷衍”等吐槽屡见不鲜。
“网红”二字常与高颜值绑定,但餐饮的核心终究是“吃”。网红餐馆的颜值本应是优质用餐体验之外的加分项,如今却成了本末倒置的“遮羞布”:服务跟不上颜值、口味让人失望、卫生状况堪忧,这些问题正不断消耗着顾客的信任。更有甚者,餐食质量出现问题,直接损害了消费者权益,还触及食品安全红线。
事实上,网红餐馆是顺应审美潮流的创新尝试,本应契合消费者对高品质餐饮的需求。要让其走得稳、走得远,需经营与监管“双管齐下”。
就经营而言,经营者需树立责任意识:一是守住食品安全底线,依法依规经营,不踩法律红线;二是在“颜值包装”之外,深耕“吃得好”的核心——在质量、口味、菜品、服务上打磨精进,主动倾听消费者反馈,及时补短板、优服务。
就监管而言,有关部门要压实监管责任:一方面完善“事前预警、事中监管、事后处置”的全流程服务型执法,结合社交网络创新方式,强化事前预警和宣传引导;另一方面畅通投诉渠道,发挥消费者和媒体的监督作用,对危害群众健康与财产安全的行为,坚决从快从严处理,切实守护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让网红餐馆“经看又经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