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结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胡灵芝
一缕晨光穿透雾霭,照亮山水楼塔。一群白鹭随光起舞,时而盘旋江面,时而岸边觅食,与如黛沅江、如盘白沙织成晨间诗画,让人心旷神怡。
此般如诗如画的美景是大自然的馈赠,更是泸溪坚定实施“以水兴旅”战略、深度发掘沅水生态与人文价值,创建泸溪县沅水画壁景区结出的丰硕果实。
7月7日,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公告,泸溪县沅水画壁景区正式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,这为钟灵毓秀的泸溪再添一张亮丽名片。
以美生美,铺展水墨长卷
“我真感动,我们若想读诗,除了到这里来别无再好地方了。这全是诗。”沈从文用深情的文字写下了到泸溪的感受,写下了沅水画壁的美好。
沅水画壁景区位于泸溪县武溪镇,景区面积4.5平方公里。景区内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相融共生。滔滔沅江绕城而过,秀丽青山隔江绵延。峭壁之上悬棺、船棺静卧,马嘴岩、箱子岩鬼斧神工,盘瓠洞、辛女桥、辛女岩等景点有盘瓠辛女的美丽传说。
悠久的历史、厚重的人文、良好的生态……如何化资源为产业、变优势为胜势?县委、县政府敏锐把握文旅发展新趋势,将泸溪沅水画壁景区发展建设放在泸溪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、重大机遇中去思考、去谋划,按照全域旅游理念去发展、去建设,以沅水为纽带,将沿岸自然奇景与古老传说串联成流动的山水画廊。
以水兴旅,打造新增长极
“保护水生态、挖掘水文化、做活水经济,奋力开创新时代治水兴水新局面,打造泸溪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。”泸溪县委主要负责人进一步明晰以水兴旅战略路径。
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和强力推进,泸溪文旅跨入新的发展时期。
发展,生态是底线。坚持生态为基,守护碧水清流。持续实施沅水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,确保沅水画壁景区水质清澈,筑牢绿色基底。
落实,规划需先行,推动要高位,打造求极致。
高标准规划。制定了《泸溪县“十四五”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》《泸溪县国土空间规划》等,做好水上旅游走廊规划与各类综合性、专业性规划的衔接,形成了以白沙景区为龙头,串联沅江沿线风光带、武水湿地公园,构建通达浦市古镇、武溪老城区的“水上旅游走廊”精品线路,全力打造“一镇携两水、两水带三城”水墨泸溪旅游格局。
高效率推动。组织工作专班和队伍,制定了《泸溪县白沙景区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实施方案》等文件,细化了部门工作任务,明确责任单位,提出工作要求,高效推动创建工作。
高质量打造。积极推进沅江夜游景观、县游客集散中心、夜浔泸溪、5D光影秀、天然浴场、水上娱乐世界等项目建设。完善白沙智能停车场、旅游指示牌、星级旅游厕所等设施建设,对景区的灯光、照明等设施进行改造,景区的基础设施、环境风貌、业态产品、服务质量均大幅提升。
活水润城,助力县域振兴
连续两届旅发会在沅水画壁景区举行,签约投资合作项目26个。水上马拉松、徒步天桥山等品牌赛事吸引游客纷至沓来。
旅游经济强劲增长。沅水画壁景区带动效应明显,滨江大草原、天然浴场、湘西州水上运动中心等网红打卡地持续火爆。大力开辟“亲子游”“周边游”“研学游”等新业态,不断激发文旅市场新活力。2024年全年游客接待数、旅游收入分别达488.9万人次,48.6亿元,同比增长显著。
就业富民成效显现。景区及关联产业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导游、服务员、手工艺制作与销售等大量就业岗位,成为老百姓家门口增收的重要渠道。
游人泛舟水上,犹如徐徐展开一幅水墨长卷,崖壁之雄浑、碧波之清幽、传说之神秘,在眼前次第铺展。作为“沅水明珠·画里泸溪”最璀璨的组成部分,沅水画壁景区成功晋级有力提升了泸溪整体旅游形象与吸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