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快乐暑假”切勿大意

团结报2025/07/08 09:10:20 分享到

田霂歆

暑假,是孩子们卸下书包的欢畅时光,却也藏着看不见的安全暗礁。近期,一名少年晚上在吉首市万溶江上跳泳受伤,幸而被当地消防救援人员、群众及时施救,才得以转危为安。这给我们提出了警示:当泳池浪花、出行笑语构成暑期的日常,安全便成了这幅画卷最不能褪色的底色。唯有绷紧安全之弦,方能让“快乐暑假”不被意外惊扰。

做好防溺水工作,避开“隐形杀手”。农村池塘的青苔、城郊河道的暗流、无人看管的废弃泳池,看似平静的水面下,藏着足以吞噬生命的漩涡。多数溺水事故的根源,恰是“轻敌”造成的——孩子仗着会游泳便涉足野泳,家长存在“片刻大意”便松开监护之手。筑牢防溺水防线,需加强三重守护。个人要恪守“三不”原则:不私自下水,不擅自结伴游泳,不在无成人监护时靠近危险水域。家庭要践行“视线监护”,尤其农村家长需警惕孩子放学后“偷偷玩水”的隐患。社会需织密防护网,在危险水域设立智能报警装置、配备救生设备,让“禁止野泳”的警示牌真正成为生命防线。

火灾猛于虎,须防患于未然。高温炙烤下的暑期,一点火星便能点燃一场灾难。老化的空调线路、整夜燃烧的蚊香、孩子玩弄的打火机……都是悬在屋檐下的“火种”。防范火灾需做好“细”字文章。家庭要每周检查电器线路,将蚊香放在金属托盘里远离窗帘、被褥。家长要将打火机、酒精等危险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,要告诉孩子避免空调与电热水器同时启动、湿手绝不碰电器,要教会孩子“断电急救法”:遇人触电先拔总闸,再用干燥木棍挑开电线。社区应定期开展消防演练,让“拔插销、捂口鼻、贴地跑”的逃生口诀刻进每个人的脑海。

强化遵规意识,让出行一路畅安。暑期,孩子们骑着共享单车穿梭、家长带着孩子自驾出游的场景随处可见,交通风险也随之攀升。守护交通安全需聚“合”之力:学校放假前要上好“最后一堂交通安全课”,用案例讲清“一盔一带”的重要性;家长要以身作则,驾车不酒驾、不超速,不让未成年人违规骑行;交警部门加大暑期路面执法力度,在商业区、景区景点等重点区域增设警示标识。规则是交通的生命线,守住它,才能让每一次出行都通向平安。

暑期的安全,从不是某一个人的事。防溺水需要家长的眼、社会的网,防火患需要家庭的细、社区的勤,用电安全需要个人的慎、规则的严,交通安全需要孩子的懂、成人的守。当个人警惕、家庭尽责、社会发力形成合力,那些藏在蝉鸣里的隐患便会无处遁形。

愿这个夏天,每个孩子都能在泳池里安全嬉戏,在空调房里安心读书,在阳光下畅快出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