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吴正凯
旭日初升,百鸟啼鸣。6月30日,农历六月初六,凤凰县落潮井镇勾良村在晨曦中逐渐沸腾起来。通往勾良村的道路上,从湘黔边区赶来的人群和车辆,直奔村文化广场,来参加勾良苗寨一年一度的“六月六”民族传统文化节。
10点28分,震撼的苗族迎宾鼓响起来,勾良村“六月六”民族传统文化节正式拉开序幕。
首先出场的是勾良村苗族舞狮队。36张方桌堆成金字塔样,立在文化广场中央。左右各4头狮子舞动着大开大合的动作入场,跟着鼓点,一步一步登上桌子,向着最顶端攀爬。一头狮子抢先登顶,从嘴里吐出“国泰民安”巨型长幅,引得观众喝彩如雷。
紧接着,《青山绿水》《苗乡侗寨》《唱支山歌给党听》等20多个文艺节目依次上演,精彩不断,展现了当地群众的幸福生活。“这么多人聚集的少数民族歌会,我是第一次观看。苗族服饰太美了,叮叮当当的银铃声和美妙的舞姿,非常壮观。”来自怀化的游客舒女士沉醉其间。
“高山木叶起堆堆,哪有阿哥不会吹……”不远处的土丘,是苗歌对唱的分会场。一群苗族男青年口衔木叶,吹出山泉般清澈的旋律,吸引着盛装的苗家青年女子用甜美的歌声来对答。歌声时而宛转悠扬,时而如浪如火,在翠林间荡起九重回响,撩人心扉。
“水田抓鱼”是此次“六月六”民族传统文化节的最后一个活动,也是最受观众期待的活动。随着“开始抓鱼”的号令声起,几百人争先跃入水田,屏息猫腰,紧盯水面,寻找游鱼,伺机而动。有人瞄准目标,双手击出如电,一条大鲶鱼就被稳稳拿住;有人组队联合起来实行“包抄”;也有人反复扑空,空手而返。现场泥水挥洒,各种叫声连连,捕鱼者的种种神态引得田埂上的围观群众鼓掌叫好。
“快来看,我这张抓鱼的图片拍得极好。”来自吉首的摄影爱好者张大姐拿着手机兴奋地招呼着同伴来欣赏。田埂上,相机快门与哄笑齐飞,泥泞中的丰收酣畅,恰是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。
直到夕阳为勾良苗寨镀上一层金边,捉鱼赛场的欢腾余韵仍在水田荡漾。
“我们以党建促进民俗文化发展,利用闲置房修建了村史馆,成立了民俗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,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,大大提升了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。”落潮井镇党委副书记龙磐说。在各级党委、政府和后盾单位的支持和帮扶下,近年来,勾良村积极发展支柱产业、开展和美乡村创建,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、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村等荣誉,被誉为“中国第一苗歌村”。
如今,“六月六”苗歌节已成为勾良苗寨的一张文化名片,更是湘黔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壮阔舞台,传递着苗家人对生活的热爱、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。